傷患處理
災難發生時,每個人都可能受傷,來認識各種傷患處理的原則吧!
燒燙傷 處理原則
沖:大量冷水沖洗傷口
脫:脫去傷口部位的衣物
泡:持續以冷水浸泡傷口
蓋:乾淨紗布或毛巾蓋在傷口上
送:送醫治療
大量出血 處理原則
立刻撥打 119
-
等待救護人員抵達期間,依照出血部位,進行緊急止血措施
手腳
建議用止血帶- 先用乾淨布料壓住傷口,用手或綁帶持續加壓,並抬高傷肢減少血流
- 如果止不住,使用「止血帶」綁在傷口上方 5 到 8 公分處,並記錄出血帶使用時間(不可超過 1 小時)
頸部
不可用止血帶- 用布料輕壓傷口周圍止血,不可綁止血帶或包住整個脖子,不可用力壓迫傷口
- 注意傷者保持呼吸道暢通
頭部
不可用止血帶- 用乾淨布料壓住傷口,避開骨折部位加壓,不可使用止血帶
- 注意維持傷者清醒狀態
胸、腹部
不可用止血帶- 如果有異物插進傷口(如鐵條、玻璃):不可以拔除異物,用乾淨布料墊在異物周圍,讓它固定不晃動,並輕輕壓住傷口周圍止血
- 如果沒有異物插進傷口:直接用乾淨布料輕輕壓住傷口
- 不可用力壓迫傷口、不可使用止血帶
搬運傷患 處理原則
非必要情況不要移動傷患,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
如果現場仍有危險(如火勢蔓延)需要立刻處置才能保命等緊急狀況,才考慮移動傷患
-
如果必須移動傷患,越多人搬運越安全,常見搬運方法如下
扶持法
至少 1 人操作- 救援者扶住腰與手臂,協助傷患步行
- 可 1 人或 2 人一左一右協助
揹負法
至少 1 人操作- 救援者背起傷患,用雙手托住傷患的大腿穩固
- 救援者需體力足夠,避免摔倒造成傷害
椅子運送法
至少 2 人操作- 讓傷患坐於穩固椅子上,兩人搬運
- 上樓時,兩人分別在椅子前側和後側搬運
- 下樓時,兩人站在椅子兩側搬運
擔架運送法
至少 2 人操作- 讓傷患平躺於硬式擔架或布條上
- 運送途中,前進時讓傷患「腳朝前」
- 運送途中,如遇到上坡、上樓、進救護車或病房的情況,讓傷者「頭朝前」
毒化物質災害 處理原則
避:以手帕、濕布遮住口鼻,往上風處方向離開。
脫:到達安全區域脫去外衣、遮蔽物。
沖:先以乾布擦拭、去除明顯的汙染物,若有清水,再以大量清水從頭到腳沖洗。
蓋:用乾淨外衣覆蓋,注意保暖。
送:立即就醫或送醫。
失去意識 處理原則
雙手拍傷患肩膀、大聲呼叫,看有沒有反應
如果沒反應,請旁人打 119
等待救護人員抵達期間,先確認是否還有正常呼吸
-
如果沒有呼吸:請人趕快去拿 AED 設備,並持續進行「CPR + AED 急救」直到救護人員抵達
「CPR + AED 急救」怎麼做?
- 拿到 AED 設備前:請先進行 CPR(心肺復甦術)
- 拿到 AED 設備後:馬上打開電源,按照 AED 的語音指示進行急救
AED(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):多在公共場所設置,提供民眾需要時取用。查看 AED 設備位置
-
如果還有呼吸:不需要 CPR + AED 急救,請讓傷患側躺採「復原姿勢」,減少窒息風險,等待救護人員抵達
「復原姿勢」怎麼做?
讓傷患側躺,頭轉向一邊,用一隻手托著頭,離地面遠的那隻腿彎起來放在前面,幫助固定身體維持側躺,注意呼吸道保持暢通。
核災傷害 處理原則
停:停止外出,立刻進入室內關閉門窗
看:看電視、聽收音機等注意政府資訊
聽:聽從並配合政府指示,如疏散、服用碘片等(另碘片屬於藥品,請勿擅自服用)。